本报记者 姜蕊
12月20日清晨7时,陈锐比以往上班早了一个小时。全员到齐后,他们换上工作马甲,登上高空作业车,驶向枞阳县义津镇双兴村。身为市市政处路灯管理所抢修班班长,同时也是市市政处路灯所党支部一员,每年他和其他党员志愿者都会前往义津镇双兴村、会宫镇城山村,检修他们援建的151杆路灯。
从市区到双兴村,正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,这辆吨位较大的高空作业车整整用了3个小时。11时许,刚抵达目的地,几人便马不停蹄地开启了他们当天的检修工作。一盏盏路灯整整齐齐地屹立于道路旁,照亮了百姓晚间的家门口。“这里的76杆路灯是市市政处和市检察院联合援建的,城山村75盏路灯是市市政处援建的。”市市政处路灯管理所所长刘卫军介绍说,自2018年开始,他们陆续为两座村庄增添路灯,实现了从0盏到150余盏的突破。
高空作业车缓缓行驶在双兴村的路上,陈锐和同事齐择群仔细观察每一杆路灯是否正常,不放过一个死角、不漏掉一处隐患。当看到一盏路灯有故障时,他们立即停车,摆放抢修标牌,打开路灯箱,用专业仪器检测路灯线路是否正常。随后,两名工作人员系上安全绳,站在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平台上,平台上升至10米路灯头前,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拆开外壳,检查灯泡是否有问题。“确实是灯泡坏了!”工作人员一边说,一边拿出新的灯泡换上,原本黯淡的路灯瞬间明亮起来。检查完双兴村的路灯后,他们又驱车赶往城山村,继续巡检工作……
告别黑灯瞎火,这些路灯点亮了乡间小道,照亮了归家之路,更照进了村民的心坎里。“没有这些路灯,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路!2018年以前,村里没有一盏路灯,天一黑,家家户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整个村里一片沉寂。”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汪石云回忆说,冬天黑得早,以前接孩子放学不得不打着手电筒,路灯建好后,孩子们终于不用摸黑回家了。“这些路灯照亮了我们的乡村振兴路!”双兴村党委书记汪光润说,这些路灯不仅照亮村民前行的路,更点亮了美化乡村、治理乡村的振兴路,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小”路灯照亮“大”民生。这些援建路灯是市市政处服务人民办实事、情系百姓解民忧的生动写照。下一步,市市政处将定期组织人员巡查乡村路灯,用心用情点亮村民心中的“满意灯”。
稿件来源: 铜陵日报
|
编辑: 王章志
|